栏目分类
发布日期:2025-04-13 12:18 点击次数:138
1949年,第一届政协会议结束后,中共中央特地设宴,邀请了那些参加政协会议的各行各业代表一起来欢庆。
在大会上,26岁的河南郏县农民代表曹铁,心里头那个激动啊,他拿起酒杯,走到离自己不太远的毛主席跟前,给主席敬了杯酒,成了整个会场上头一个也是唯一一个能给主席敬酒的代表。
在走出北京之前,毛主席问各位代表有没有什么想要的东西。
其他代表有的客气地拒绝了,有的提了些日常用品的小要求,可出乎意料的是,曹铁却跟主席说要“火药”,主席二话不说,爽快地批准给了他600发子弹。
曹铁为啥会有这样的想法呢?
有了主席的支持后,曹铁拿这些子弹去做了些什么呢?
【宴席上向主席敬酒】
1949年9月,新中国马上就要成立了,中共中央把各行各业的人都请到北京来,一起商量怎么建设好新国家。
曹铁是河南的一位农民代表,他得到了邀请,去参加了首次的政治商量大会。
九月中旬的时候,曹铁经过好多波折,最后终于抵达了北京。
19号一早上,周总理亲自到了代表们住的酒店,给大家带去了温暖的关怀。
曹铁头一回亲眼瞧见周总理,当有幸和周总理握上手时,他激动得全身发抖,满心的感谢话都堵在了嗓子眼儿。
过了两天,政协的大会终于拉开了序幕。
那天下午6点钟,曹铁和各位代表开始一个个进入中南海怀仁堂开会的地方。
会议厅讲话台的正中间挂着人民政协的标志,两旁分别是孙中山先生和毛主席的肖像画,整个场景显得非常庄严和肃静。
但是,大家都开开心心地步入会场,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喜悦、愉快的笑容。
没过多久,当毛主席、周恩来和其他中共中央的领导们步入怀仁堂时,会场里立刻爆发出如同打雷一样热烈的掌声。
七点一到,周总理站在主席台上,郑重地告诉大家: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,现在正式拉开帷幕!”
随后,怀仁堂里里外外都响起了礼炮的轰鸣,同时《义勇军进行曲》的旋律也回荡在每一个角落。
现场所有人都站了起来,安安静静地站着,等着礼炮响完国歌奏完。
那一瞬间,大家心里充满了骄傲、高兴和激动,这些复杂的情绪让在场的每个人都热泪盈眶。
接着,毛泽东主席走上前来,讲了开幕的话。
曹铁头一回见到毛主席,主席迈着大步子很快就走上了台,他先温柔地看了看会场里的每一个人,然后激动地说:“朋友们,占了全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中国人,现在已经站起来了!”
突然之间,全场响起了热烈的掌声,曹铁心里激动得再也憋不住,眼泪不由自主地滑落了下来。
那天晚上,参加会议的代表们都很投入,每项议程都积极参与讨论。曹铁结合自己的工作经历,主动提出了不少好建议,还反映了郏县老百姓的心声。
整个会议过程中,代表们都深切感受到了自己作为主人翁的快乐。
9月30号,长达十天的政协大会终于结束了。
那天,曹铁和各位代表一起拍了照片,留下美好回忆。
当晚,为了欢庆这次政协大会的成功落幕,中共中央在中南海专门安排了一场喜庆的晚宴。
我印象特深,那天咱俩都穿着大会统一给的蓝色毛呢套装,跟主席、总理他们的服装一模一样,就连帽子和皮鞋也都是大会配备的。
昨晚我们吃了顿洋快餐,每个人面前都放着吃饭的家伙,有刀啊叉啊还有勺子。”
尽管时光已逝几十年,但85岁的曹铁一提到当年那场宴会,所有细节依旧历历在目。
好在曹铁那会儿刚好坐在离主席不远的地方。
吃饭那会儿,曹铁鼓起勇气走到领导身边说:“我想给领导敬个酒!”
毛主席听完之后大笑起来,接着也端起了酒杯,和曹铁碰了碰杯,然后一口气喝了个精光。
看到这一幕,其他代表也都陆续上前,想对人家表示下尊敬。
可惜那会儿主席身体不太舒服,没法多喝,旁边的周总理只好温和地劝说道:“主席现在不宜多喝,这一杯就当作是大家的心意了。”
这么一来,曹铁就成了那个能给主席敬酒的独一无二的人,这让他在好长一段时间里都得意洋洋的。
之后,毛主席特地派人来看望大家,问代表们:“有啥需要帮忙的吗?中央会尽力给大家办到。”
曹铁回想起往事,说道:
那时候,见主席如此热情洋溢,大家也都争先恐后地说了起来。
有个女代表说想要拿走这几天睡的被褥,还有人想带只搪瓷杯子或者毛巾回去做个纪念。
代表们提的大多是对生活用品的一些小需求,唯独曹铁开了先例说:“我啥都有了,就想要点子弹。”
这话一说出来,立马让大家愣住了,要知道那时候国内打仗的事儿都差不多结束了,河南那边更是老早就解放了,曹铁他要子弹到底是想干啥呢?
【郏县剿匪斗争】
曹铁,1924年8月在河南郏县曹庄村的一个穷苦农民家里来到了这个世界。
他小时候的记忆里,感觉生活就只有一个盼头,那就是要想尽办法活下去。
战乱、饥荒和苦难,一直都在危及这一家人的生命安全。
曹铁才十来岁,为了糊口,家里人早早就把他送到一个地主家去干活了。
他啥苦活重活都接手过,放过牛,耕过地,还打扫过卫生。
还好有个让人心安的事,就是曹铁在青少年那会儿吃的那些苦,让他心里早早地就有了不服从压迫的念头。
在抗日战争那会儿,年仅十几岁的曹铁就已经参加了家乡的游击小队。
有一回,村子遭到日本兵突袭,曹铁领着大家不慌不忙地对抗,巧妙布局干掉了7个日本兵。
打那以后,曹铁的大名在周围好几个村子都响当当的,大伙儿还亲切地给他起了个绰号叫“曹不怕”。
战乱一开始,曹铁毫不犹豫地站到了共产党这边。
当解放军在郏县被国民党军挡住去路时,他自告奋勇给解放军带路,最终帮助解放军赢得了这场战斗的胜利。
后来河南一带获得自由,可还有好多国民党剩下的部队到处乱跑,他们和当地的土匪勾结在一起,霸占山头,欺负老百姓。
河南刚获得解放那会儿,郏县一带光土匪就有二三十帮呢。
那时候,解放军正忙着和国民党军队打仗,让这些土匪有了捣乱的机会。
他们老想着法子闯进村子,抢东西、放火,还伤人,村民们被折磨得痛苦极了,每天都活在害怕中,就怕土匪哪天会找上门。
在郏县,最有名的那个土匪老大叫李华林。
这个人过去是个大财主,郏县解放以后,老百姓就把他的家给查了,他的房子和地都被大家分掉了。
真让人意外,李华林不但没变好,反倒和山上的强盗混到了一块儿,琢磨着怎么报复村里的人呢。
1948年10月那会儿,曹铁正跟区里的几位老朋友一块儿吃饭呢,突然间,有人跑来喊了一声:
有人快来瞧瞧,李华林把一帮强盗给带回来了!
大家一听这话,连忙从村里跑了出来。
没过多久,后面就响起了连连的枪响。
大家回到村里一看,李华林他们已经把抓来的几个犯人给带走了,而且村里存的东西也都被他们一扫而空。
曹铁看到李华林干的那些事儿,心里头那个气啊,简直要把牙都咬碎了。没过多久,他就加入了县公安局组织的那个专门打土匪的队伍。
之后的好一阵子,曹铁和伙伴们跑遍了郏县的各个角落,为除掉那里的土匪立下了大功。
曹铁每次打仗都是第一个往前冲,所以他没少受伤。最严重的一次是在攻打匪徒聚集的莲花山“上清宫”时,他的大腿被子弹打穿了个洞,从那以后,他的腿就落下了毛病。
曹铁由于在每次打击土匪的行动中都干得很棒,所以在1948年时被吸收为中国共产党的一员。
让他更加开心的是,第二年他就被选为农民代表,可以代替解放区千千万万的农民朋友去北京开会了。
一开始,曹铁听到自己作为代表还得上台讲话,心里有点打鼓。
县长鼓励他道:“你上去讲讲自己的革命经历,还有跟大伙一起怎么对付那些土匪的事儿就好啦。”
曹铁心里七上八下地站到了演讲的地方,没想到自己的一通话竟然说到了组织的心坎里,就这样,他成了河南许昌独一份的农民代表。
9月18号,曹铁坐着马车抵达许昌,打算搭乘火车往北方去。
最终他没能赶上,火车早已离去,心急如焚的曹铁匆匆忙忙跳上了一辆朝北疾驰的火车。
一路上,他先在郑州转了车,然后又换了汽车、坐了马车,经过好多波折,最后好不容易到了北京。
曹铁亲眼见到了毛主席和周总理,还亲自参与了商量新中国大事的会议,这时他才觉得,自己这次到北方来真是特别的光荣。
主席问代表们有啥需要帮忙的,这时候曹铁,那个一直在忙着抓土匪的,首先就想到了抓土匪时遇到的最大难题:子弹不够用。
郏县那边参加打土匪的人很多,可就是枪支子弹不够用,每次都只能打了胜仗后,从土匪那里抢点来补充。
所以,曹铁就选在这个时候要求增援弹药。
听说曹铁的需求后,主席爽快地答应,立刻批给他600发子弹。第二天一早,曹铁就领到了这批子弹,心里别提多高兴了。
【不忘初心,奋战一线】
曹铁接过主席送的子弹,心里默默许诺:一定要好好干,不白费主席的信任,把郏县那些土匪都消灭干净。
回到老家时,曹铁带着些子弹,村里人听说这些子弹是毛主席给的,都跑来跟他要,想留几颗当纪念。结果,曹铁手里最后就只剩下大约100颗子弹了。
在后来的打匪行动中,曹铁一般不会随便使用他的本事,除非真的到了万不得已的时候。
等郏县一带的土匪都被消灭干净,国家发起全国交枪行动的时候,曹铁手里还留着三十几颗子弹没用完。
据说,郏县的剿匪队伍靠着上面批准发的子弹,一共打死了400多个土匪。
到了和平时期,曹铁不用再天天在外头风吹雨打地忙着抓坏人、打恶霸,但他还是一直在为老百姓服务,为国家的建设出力。
他先后当上了堂街区的头儿、长桥区的区长,还有县农协的一把手,不管在哪个岗位上,他都全心全意、埋头苦干,始终把老百姓和国家的利益看得最重。
在为人民服务的这几十年光阴中,曹铁倾尽了所有心血,他心底一直藏着和毛主席之间那份简短的“特别联系”,这成了他不断努力工作的源泉。
每当工作碰到难题,曹铁就会瞅瞅毛主席的照片,立马就觉得自己充满了力量。
1976年9月9号那天,曹铁从收音机里听到毛主席去世的消息,他一下子瘫倒在地,缩成一团,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流,哭得像个孩子。
1996年5月份,毛主席的女儿李讷到河南来任职,她还特意挤出时间,跑到郏县去探望了曹铁。
当曹铁看到李讷时,他忍不住又一次眼泪哗哗地流了下来。
大家中午在宾馆聚餐,吃饭的时候,李讷不停地问曹铁有没有什么难处或者需要帮忙的地方,曹铁就说:
每天都能吃得饱饱的,还能有啥过不去的坎儿呢?
这句话虽然简短,但却把曹铁这一辈子都概括得清清楚楚。
这么多年来,曹铁一门心思扑在为人民服务上,可对自己和家人却要求得特别严,一点也不马虎。
曹铁为了让村里用上电,把在平顶山忙生意的儿子叫回了家,让他学当电工,好给乡亲们提供用电服务。
曹建功受老爸影响不小,他乐意地从平顶山回来,一头扎进电工的活儿里,这一干就是好几十年。
就在那时候,村民们选了曹建功当村主任,他接过了老爸以前干的活儿,继续为大家帮忙。
他从来不给组织添麻烦,遇到难题总是自己动脑筋搞定,也从不会仗着自己的身份搞特权。
县委书记提出能帮他两个儿子搞定户口和工作,但他直接拒绝了。
每家每户都可能碰到些难题,碰到难题得自己想办法搞定,可别给集体找不自在!
曹铁打小就常跟几个孩子说这些话,教他们铭记于心。
【结语】
要是问曹铁还有啥愿望,他说道:
如果有机会,我还想去趟北京,瞧瞧天安门城楼有啥新模样,再去瞻仰下主席的遗容,表达我最后的敬意。
这位老人家亲身经历了新中国的成立,一辈子都在为国家的建设忙活,直到晚年,心里还是对毛主席充满了深深的尊敬。
2019年1月5日,曹铁在平静中安静地走了,他95岁的人生画上了句号。
下一篇:西路军将领们的各自归宿
